中纬气旋和反气旋
气旋是大面积的空气循环,其中心有云和降水形成。
地理
关键词
中纬度气旋, 反气旋, 气旋, 空气压力, 闭塞, 科里奥利效应, 暖锋, 冷锋, 前线, 降水, 动乱, 天气, 气氛, 云, 风, 空气, 自然科学, 地理
相关附加项
场景

中纬度气旋系统
- 19-05-2011 (12:10 UTC)
- 19-05-2011 (18:10 UTC)
- 20-05-2011 (0:10 UTC)
- 20-05-2011 (6:10 UTC)
- 20-05-2011 (12:10 UTC)
- 20-05-2011 (18:10 UTC)
- 气旋 - 同心等压线勾勒出的闭合低压区。
- 反气旋 - 同心等压线勾勒出的闭合高压区。
- L - 低压区。
- H - 高压区。
术语的定义:
气旋:同轴等压线所包围的一个闭合的低压区。
反气旋:同轴等压线所包围的一个闭合的高压区。
科里奥利力:地球自转形成的一种力。科里奥利力使移动的物质在北半球顺时针旋转,在南半球逆时针旋转。
锋面:不同温度的气团的边界。它们会产生降水。
暖锋:暖气团和在那之上的冷气团的边界。缓慢移动的暖空气升到冷空气之上,将其向前推。暖锋可能会产生长时间的降雨。
冷锋:冷气团和在那之上的暖气团的边界。快速移动的冷空气在暖空气之下移动,并迫使暖空气上升。冷锋会产生快速的强降雨。

气旋的形成
- 小气旋
- 大气旋
- 暖空气
- 冷空气
- 暖锋
- 冷锋
- 暖区
- 锢囚锋
- 气旋的方向

气旋-反气旋的关系
- 反气旋 - 同心等压线勾勒出的闭合高压区。
- 气旋 - 同心等压线勾勒出的闭合低压区。
- 会聚气流 - 空气流向气旋的中心。气流在北半球是逆时针方向,在南半球是顺时针方向。
- 发散气流 - 空气从反气旋向外流。气流在北半球是顺时针方向,在南半球是逆时针方向。
- 上升气流 - 空气在气旋中心螺旋上升。
- 下降气流 - 空气在反气旋中心螺旋下降。
- 低压
- 高压
- 云的形成和降水 - 在不同温度的气团交汇的边界形成的气旋由于上升气流产生大量的降水。
- 4000 - 5000千米

动画
- 气旋 - 同心等压线勾勒出的闭合低压区。
- L - 低压区。
- 暖锋 - 地表上方冷暖气团的分界线。缓慢移动的暖空气上升到冷空气之上,同时还将其往前推。它们也许会产生持续的降雨。
- 冷锋 - 地表上方冷暖气团的分界线。快速移动的暖空气上升到冷空气之上,同时还将其往前推。它们也许会产生持续的降雨。
- L - 低压区。
- 小气旋
- 大气旋
- 暖空气
- 冷空气
- 暖锋
- 冷锋
- 暖区
- 锢囚锋
- 气旋的方向
- 反气旋 - 同心等压线勾勒出的闭合高压区。
- 气旋 - 同心等压线勾勒出的闭合低压区。
- 会聚气流 - 空气流向气旋的中心。气流在北半球是逆时针方向,在南半球是顺时针方向。
- 发散气流 - 空气从反气旋向外流。气流在北半球是顺时针方向,在南半球是逆时针方向。
- 上升气流 - 空气在气旋中心螺旋上升。
- 下降气流 - 空气在反气旋中心螺旋下降。
- 低压
- 高压
- 云的形成和降水 - 在不同温度的气团交汇的边界形成的气旋由于上升气流产生大量的降水。
- 4000 - 5000千米
旁白
我们在地球的卫星图像中常常可以看到快速旋转的大气现象。它们在北半球的旋转方向是逆时针的,在南半球的旋转方向是顺时针的。这些现象叫做气旋,并且常常用大写字母L来表示。
字母L表示在水平面的压力逐渐减小,空气朝着低压中心进行螺旋运动,以平衡压力差。
如果地球自转产生的科里奥利效应毫无影响,空气会直接朝中心流动。
然而,科里奥利效应使风在北半球逆时针旋转,在南半球顺时针旋转。当它到达气旋的中心时,沉重而快速移动的冷空气迫使较轻的暖空气上升。
由于向上的气流,当温度不同的气团相遇而形成的气旋会产生大量降水。
在气旋中心上升的空气在气旋周围的高压区下降。一旦抵达表面,空气从高压区的中心向外流动。
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科里奥利效应,在北半球,风会顺时针向外螺旋上升。这种高压的大气现象被称为反气旋。
温度不同的两个气团相遇的边界叫做锋面。人们根据哪种气团取代另一种气团来对锋面进行分类。
在冷锋的情况中,快速移动的冷空气迫使较轻的暖空气上升。暖空气上升的速度非常快,以至于在很小的区域内带来快速的强降雨。
在暖锋的情况下,缓慢移动的暖空气越过冷空气,也将冷空气向前推。暖锋可能会在很大的区域内产生长达几天的持续降雨。
锋面和气旋的形成有关。由于压力差,冷气团和暖气团的边界形成了波动。在涡旋中,冷空气包围暖空气。
两个气团的边界形成锋面;出现了冷锋和暖锋系统。由于冷锋移动的速度比暖锋移动的速度更快,冷锋会超越暖锋,形成锋面系统的锢囚锋。冷空气使暖空气完全离开表面,使其上升,气旋内部的低压区消失,气旋变弱,最终消失。